优秀教师访谈|凝心铸师魂,立德育新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持续加强和改进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全面展现我院教师敬业立学、崇德尚美新风貌,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山东中医药大学2023年优秀教师马金刚老师和2022年度“十佳辅导员”王一伊老师。下面请跟随智小信的脚步,与老师们面对面,一同深入了解这两位优秀教师。
马金刚老师

马金刚,男,198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科主任、数据科学教研室主任,获得山东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优秀科技创新导师等荣誉称号;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次,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出版教材8部,发表论文40余篇。2017年、2018年、2019年,指导学生三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老师您认为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和社会活动相比,那个更重要?
我认为这两点并不冲突。毋庸置疑作为一位大学生,学习知识很重要,但如果要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那就必然需要实践。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总要应用于社会实践。课堂学习的知识是他人经验的总结,掌握它们是学习的根本,但大学生也应当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老师,您认为作为优秀教师最应该具备那些素质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牢记教师责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要踏实做好教学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其次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王一伊老师

王一伊,女,199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级辅导员、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参与省级课题2项,主持校级课题1项,发表辅导员工作相关论文5篇。

老师,您是如何看待辅导员这份工作的?
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既具备细微繁琐的特点,同时兼具育人工作的挑战性。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用耐心和爱心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业、生活中的困难,同时也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用正确的言行和价值观来引导学生,真正体现育人工作的价值。
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您有什么建议要给学生吗?
要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学会主动学习从而充实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己,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学会站在未来看未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习生活,怀抱积极的心态,从容乐观地生活。
用心教育,见证成长
创新教学,赋能未来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