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看齐鲁|调研日记风采展示(二)
山东省内当代人对中医食疗文化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调研
——以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枣庄市、临沂市为例
针对选题,舌尖大侦探队共选择山东济南、山东青岛、山东烟台、山东枣庄、山东临沂五个地级市为调查地。为使获得的调研结果更加全面、准确,在经济、人文、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下,各个城市的不同人群对于中医食疗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成为此次实地调研队员们的关注要点之一。下面大家就和智小信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站:山东济南
调研的第一站,队员们来到了山东省省会——泉城济南。在进行实地调研前,针对“当代人对中医食疗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的调研主题,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队员们初步了解了济南人的饮食特点及其特有的饮食食疗文化:
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被称为“泉城”,而这泉水也属于中医食疗方法中的一味,有益五脏,清肺胃,生津止渴的功效。
由于调研内容的特殊性,队员们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采访与问卷相辅助的方式,并选择了学区附近街道作为主要走访地区。在调研时,队员们遇到了一位主动分享自己想法的阿姨,她表示十分支持并愿意去了解中医食疗文化,但是苦于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便捷的方式,对于一些公众号分享的内容又缺乏权威的解释。因此在大家普遍对自身身体健康十分重视的情况下,仍存在很多人存在常识性错误。
本次调查群众对于中医食疗文化的支持率较高,但了解程度、普及程度却不太乐观。年青一代对中医食疗养生知识的匮乏,老一辈对旧观念的难以抛弃,这恰巧证明了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宣传中医食疗文化,提高人们对中医文化的普及率,对未来中医食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第二站:青岛市、烟台市
调研的第二站,队员们来到了山东省两座沿海开放城市——青岛、烟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多姿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观相结合,促使着青岛、烟台逐步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前沿。
此次的调研过程长达两天,在第二站沿海开放城市的调研中,队员们分别选择了青岛市黄岛区、烟台市莱阳市作为主要调研地进行实地调研。为提高调研效率,队员同时在黄岛区、莱阳区通过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展开了调研。
在黄岛区的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发现,青岛人不仅仅在饮食上具有融会贯通的特点:既传承着传统的经典,又添加了现代的创新。针对中医食疗,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们普遍报以乐意去了解并接受的态度。但对于更加详细的食疗问题,老一辈的人乐于并善于采用食疗的方式去进行调理,甚至可以说,食疗已经走进了他们的每天的饮食中。但是对于食物搭配禁忌等食疗误区,老一辈人态度却比较抵触,相对于科学研究的成果,他们更愿意详细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
针对中医食疗的问题,大家的了解程度各异,但对于有助于身体健康的东西,都表示愿意主动尝试。那么在鲁菜早已闻名中外的今天,如何去将当地饮食文化与中医食疗相结合,降低中医食疗的成本与门槛,使其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能得到普及,从而最大程度地帮助人们保持身体健康是值得队员们继续研究的问题。
第三站:枣庄市、临沂市
调研的第三站,队员们来到了鲁南两座十分具有历史人文气息的城市——枣庄、临沂。两座城市紧密相连位于山东南部,南邻江苏,与青岛、烟台、济南同属山东,但在方方面面有着很大不同。
在对于枣庄市的调研中,队员们深入到各个小区与街道,尽可能去接触各种人群。在调研中队员们发现,现如今年轻人对于健康饮食与中医食疗的观念正在不断改变。相对于曾经的更加注重口味,拒绝养生、怕麻烦,人们开始注重养生的年龄正在降低。年轻人也会主动了解中医食疗常识,也会在日常生活中购买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如山药、枸杞、阿胶等)来进行简单的食疗。
对于临沂的调查,队员们同样选择了人流量较多的街道并开始了接头随机调研采访。此次调研发现,很多人仍存在着“大量食用牛奶、鸡蛋,吃得多补得多”“食物生吃更能保证营养”“吃野味更加滋补”等误区。绝大部分人对于中医食疗的了解都是表面的、片面的,尽管是对中医食疗有一定了解的人,仍会在日常饮食中,出现很多常识性错误。因此队员们对这些误区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与科普,大部分人在了解后表示理解并将在今后改正,但仍有部分人更相信权威单位的进一步证实。

总结:
通过对不同人群的调研,舌尖大侦探队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了当代人对于中医饮食的看法,同时,绝大部分人群支持的态度,坚定了队员们宣传中医文化的信心。在解答人们对于中医饮食的疑惑与误解的同时,队员们还了解到目前中医文化在宣传方面存在的不足,相信在一代代中医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医文化会越来越繁荣。